>

积极创新探索打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19-06-03 16:47
分享到:

“促进社会公信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的目标和愿景。六年前,英伟牵头与法律界和信用届的一些同仁创建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立志为社会公信建设尽一份责任。创会六年来,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不忘初心,积极发挥公信监督、公益法律服务、信用咨询和信用理论研究职能,不断探索服务社会民众的新方向和新路子,在促进社会公信建设的道路上成长前行。尤其是在“打通信用体系建设最后一公里”上,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提出了新思路,落实了新实践。

  满怀公心创立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

  “促进社会公信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既是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的目标和愿景,更是以英伟为代表的法律界人士创立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的初心。

  在常年的工作中,英伟看到,部分企业在寻求快速发展中忽略法律和信用问题,打“擦边球”甚至“踩红线”,对社会公信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决心尽一份责任来促进社会公信力建设。

  2013年7月,英伟牵头向北京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递交了成立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的申报文书。经北京市民政局的批准,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正式成立。

  初建时期的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以社会公信监督和公益法律服务为主要业务职能,接受举报、开展失信事件调查、提供公益法律服务成为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的主要工作内容。

  努力作为推动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逐步成熟

  创会六年来,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进一步明确了业务职能,成立了流动党支部、信用专家委员会、法律专家委员会、公信律师联盟、信用与法研究院,设立了小额经济纠纷调解中心,开发了“公信建设促进会”微信公众服务号、“季布”APP及微博等服务平台,申报或承接了多个政府项目,与中国招标网、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等机构和单位达成了广泛合作,取得了较大成绩。

  积极开展党建工作。为强化党的领导,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成立了流动党支部,形成了“不忘初心、维护核心、让党放心”的党建文化,通过不断开展党建活动宣传学习党的相关政策,传达党的相关精神。

  进一步明确业务职能。201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发布后,会长英伟认为,“法律是信用的最低底线,信用是法律的最高境界,两者在促进社会公信方面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为此,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把信用纳入到促进社会公信建设中来,在业务职能中增加了社会信用理论研究和信用咨询两项职能。

  推出法律援助活动。2017年以来,针对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增加、法律服务费支付能力弱、法律服务机构服务配套弱等状况,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联合律师事务所连续多期推出中小微企业法律援助服务活动。

  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其中,2015年,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针对一起盗用“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绿色农业特产发展中心”和农业部名义到处作案的失信人李某开展调查,最终让李某受到了惩处;2016年,英伟带领公促会成员驱车到西藏牧区慰问贫困学生,为贫困学生发放学习用品,得到藏区政府和藏民的一致好评。

  主办公益大讲堂全国巡讲。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与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共同主办了《商业觉醒》公益大讲堂,公益大讲堂以“商业觉醒”为主题,以“用商业推动社会向上向善”为宗旨,得到了参与嘉宾和企业家的强烈共鸣与积极反响。推动社会向上向善,是在“依法治国”之外推动社会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公促会以“公益大讲堂”全国巡讲为契机,宣传“价值”“使命”和“诚信”,推动社会公信力的不断提高。

  积极创新探索打通信用建设最后一公里

  201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发布以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部委、城市、行业等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信用政策密集发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联合奖惩、红黑名单制度倒逼和激励作用明显,社会信用立法工作紧锣密鼓推进。可以说,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干道”已经基本建成。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信用信息产品的应用主体目前主要为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在信用体系中的角色主要是被征信人和信用政策的实施客体,社会公众并没有参与到信用体系建设中来,更没有利用信用工具来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维护自身的权益,例如,发生在社会民众身边的小额经济纠纷问题、借贷不还问题、欠款不还问题、欠费不缴问题等,用信用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在不断打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社会信用服务社会组织,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积极参与社会公信建设,围绕社会民众身边的不平事、烦心事,在“主干道”外探索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及打通路径,形成了一定的思路和实践。

  履行信用监督曝光民众身边失信事。目前,我国征集的信用信息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类信息、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金融类信息。除了这三大类信用信息之外,还有很多失信信息并未被纳入征信体系,例如没有进入诉讼程序的欠债不还、欠款不给、欠费不交、恶意侵犯权益等信息,这些失信信息数量巨大,影响到民众生活和企业运营,但维权成本相对较高,放任失信问题突出。作为政府批准成立的第三方信用监督机构,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决定针对未被纳入征信体系的失信主体开展社会失信行为监督,充分履行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信用监督职能,通过失信曝光平台将失信行为人进行失信曝光,并定期将失信曝光数据推送给政府征信部门或金融机构,为信用中国建设提供大数据支持。同时,通过失信曝光台对失信人进行曝光,一方面会让失信人产生声誉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失信曝光信息如果被其他机构采信并应用、失信人的就业和生活将受到限制,从而起到倒逼失信人自觉履行义务的效果。

  设立小额经济纠纷调解中心化解民众之间矛盾。小额经济纠纷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由于小额经济纠纷的诉讼需要付出较大的时间成本和相对较高的诉讼成本,为此,绝大部分债权人可能选择放弃维护自身权益,从而纵容失信行为。同时,大量小额经济纠纷案件也正在成为法院的负担,这对司法资源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占用。对此,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设立“小额经济纠纷调解中心”来协助化解纠纷,同时达到节约司法资源的效果。此外,在小额经济纠纷调解过程中发现的失信信息也可以成为征信数据的一部分进入国家征信体系。

  开展信用修复咨询帮助企业和个人改善信用。随着我国信用信息系统平台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信用信息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截至2018年底,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累计归集失信黑名单信息约1421万条。2018年以来,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接受过许多信用修复方面的咨询和求助。从中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了解到,黑名单制度和信用联合惩戒措施确实给失信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压力,在倒逼失信人诚信行为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需要配套措施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多种方面的原因,在信用信息征集方面可能存在信息错误的情况,导致部分信用主体被误伤,这类失信记录需要被修复;二是部分部门、部分领域在信用信息征集、黑名单制定、惩戒措施实施等方面可能存在不合理、不合规章制度的地方,有的甚至还存在信用暴力的情况,这类失信记录需要调整;三是联合惩戒不是最终目的,绝大部分失信人也想通过一些措施改过自新,改善自身的信用状况,应该给予机会。然而由于信用体系建设是新生事物,一方面好多民众不具备信用修复的知识,另一方面在信用修复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这导致社会民众在面对信用问题时,不知道找谁做,不知道怎么做,或者即使做了也做不好,浪费时间精力。为此,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推出信用修复咨询,根据咨询人提供的案件类型和需要,向咨询人提供以下三个层次的服务:一是向咨询人提供信用修复方案,咨询人向信用专员陈述案件真实情况,信用专员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向咨询人提供修复方案;二是信用修复协助办理,公促会直接派出信用专员帮助办理信用修复事宜,包括查找相关政策措施、形成修复方案、准备修复材料等;三是针对复杂信用修复案件,协调相关部门开展研讨制定方案,最终目的是还社会公众公平公正。

  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促进社会公信。法律是社会公信的基础,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以中小企业、贫困家庭、应届毕业生、创新创业者等弱势群体为重点援助对象,解决这类群体请律师贵、请律师难等问题,组织公促会公信律师和外部律师事务所向社会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维护各类群体正当合法权利权益,为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生活保驾护航。

  随着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凡是法律所不及的地方,将来都可以通过信用来治理,信用在推动我国社会公信力提高方面必将大有可为,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将积极探索创新,配合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体布局,推动信用工作落在实处,切切实实为社会民众服务。相信怀着这份情怀,在会长英伟的领导下,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必将会在促进社会公信建设的路上行稳致远。

来源:信用中国